首页

女王踩踏美脚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9 16:42:18 作者:《中国记事(1912-1928)》从西方人观察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社会 浏览量:93749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历史学家王笛的最新历史非虚构新书《中国记事(1912-1928)》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该书通过大量一手资料、48幅珍贵历史图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重构了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中国记事(1912-1928)》(全两卷)书影。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大变革时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作家、学者、记者、外交官、旅行者,如芮恩施、杜威、鲍威尔、赛珍珠、司徒雷登、史迪威等人,从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记载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民生百态的深入观察和了解。王笛经过细密的中英文资料耙梳,发掘出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陆徵祥、顾维钧、胡适等一些重要人物的事迹,并且挖掘了普通人的言行与大历史之间的关联。

  该书的全国首发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中国记事(1912-1928)》反复出现的“觉醒”一词,是当时观察者对中国的核心描述。这种觉醒不仅是政治变革,更体现在女性参与革命、社会观念转变等细节中,呼吁关注被传统叙事遮蔽的群体。该书充分体现了历史写作的文学性与开放性,为小说家和非虚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历史叙事走向大众。

全国首发分享会现场。 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称赞这一作品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丰富细节和宏大叙事,并通过他者视角重构民国初年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呈现了他者凝视下的中国近现代化过程。

  王笛说,过去他研究中国历史,根据的是中文资料,通过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现在从西方人的角度,这些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观察到的中国,和中国人自己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待中国的观点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看到的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问题。”王笛坦言,“在使用这些资料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哪些是他们的局限、偏见,哪些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岸青少年福建连城参访 走古村赏古建筑感受客家文化

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日前开启了任内首次访华之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9日在北京会见了她。两国领导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丝路精神”。习主席强调,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中意两国的共同财富。梅洛尼总理表示,愿意传承源远流长的丝路精神,开辟意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

扩大蓝色朋友圈!中国始终积极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进程

当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自2023年7月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启动以来,青海检察机关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上交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 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020年,长沙市国链安全可靠计算机产业促进中心(简称“促进中心”)应运而生,积极投身于产业链延链补链工作,在为集群引进银河麒麟、飞腾、中科曙光等行业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直接或间接拉动高层次人才就业近千人。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就业“动”起来 多场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场等你来

4年前,她偶然以“95后女寿衣模特”的身份走红网络。那时25岁的她说:“总要有人站出来,为人们向世界的最后告别做一点不一样的事。”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